查看原文
其他

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《纪念白求恩》知识点详解

初中之友 2021-07-14

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《春》知识点详解

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《济南的冬天》知识点详解

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课《雨的四季》知识点详解

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《古代诗歌四首》知识点详解

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《秋天的怀念》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《散步》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《散文诗两首》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《世说新语》两则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《再塑生命的人》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《窃读记》知识点详解初一 |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《论语》十二章知识点详解


13.纪念白求恩/毛泽东


议论文的知识


一.议论文定义:

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,通过摆事实、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。


二.议论文的特点:

 1.严密的逻辑性。2.语言的准确鲜明性。

 3.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。


三.议论文三要素:

 (一)论点:

1.定义: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、主张或表示的态度。

2.位置:  题目、篇首、篇中、篇尾。

3.特点:  简洁、准确、鲜明。

议论文的三要素

论点: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。

论据: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。

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。

论证: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。

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(例证)、引用论证

(引证)、比喻论证(喻证)、 对比论证等


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


1.开门见山,提出论点。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最常见,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,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,使文章更显精练、简洁。如《谈骨气》开篇即提出“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”这一论点。


2.引述名言警句,作为论点。这种议论文的开头,让人眼前一亮,感觉新颖,而又深深信服。例如:《人的高贵在于灵魂》一文先引用名言,然后加以阐释,引出论点。


3.讲述故事,引出论点。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,用叙述性的语言,把情节表述清楚,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。


4.摆出生活现象,引出论点。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,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。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,议论更有针对性,也更有的放矢。


5.运用比喻,引出论点。在文章的开头,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,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。



(二)论据:


1.定义: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,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。


2.种类:

(1)事实论据:现实生活的事实、史实、统计数据、神话、传说、寓言等。

(2)道理论据:名言警句、谚语、科学定律、定理、公式等。


3. 运用论据应注意:

(1)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。

(2)论据应具有真实性、典型性。

(3)论据的表述要精练、简要,具有概括性。

(4)运用多个论据时要有详略。

(5)使用论据后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。

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。


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。


(三)论证方法:


例证法:列举确凿、充分、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。


引证法: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。


对比论证法: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,在对比中证明论点。


喻证法: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。

论证方法的作用:

例证法:事实胜于雄辩,能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。

引证法: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和古典诗词中的名句,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,另一方面,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,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。

正反对比论证法:对比论证可以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,反对什么。还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,是非曲直更加明确,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。从而突出论点。

喻证法: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,生动形象,浅显易懂。

常见的论证结构:

a.总分总式结构  b.对照式结构

c.层进式结构   d.并列式结构

议论文基本结构层次:三段论式的结构。

 提出问题(是什么)(引论)   

 →分析问题(为什么)(本论)   

 →解决问题(怎么办)(结论)

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及思路:

引论:提出问题(围绕论题提出论点)。

本论:分析问题。

结论:解决问题。


课文内容:

介绍白求恩

诺尔曼·白求恩——(1888-1939),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,加拿大共产党员,著名的胸外科医生。1937年“卢沟桥事变”爆发以后,受到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,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,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。1939年10月,白求恩在浓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,不幸手指感染中毒,于1939年11月在河北省唐县逝世,他最后一句话是:“努力吧!向着伟大的路,开辟前面的事业。”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,毛泽东同志写下了《纪念白求恩》这篇文章。


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,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(即段意)

第一段重点句:

“一个外国人,毫无利己的动机,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,这是什么精神?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,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,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。”

要点: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。

第二段重点句:

“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,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,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。”   

要点: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。

第三段重点句:

“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,他以医疗为职业,对技术精益求精。”

要点: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。

第四段重点句:

“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。”

要点: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。


中心论点:

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。


分论点:

国际主义精神,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,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,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。


1.本文是议论文,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。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?分析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有何不同?


“叙”和“议”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。议论文以“议”为主,“叙”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,“叙”要扣住论点,“叙”得简明、概括。记叙文也有“叙”和“议”,记叙文以“叙”为主,“议”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,起画龙点睛,突出中心的作用。

  

本文是议论文,运用夹叙夹议、以议为主的写法。

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……不幸以身殉职”是记叙,其余是议论。


先叙后议。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,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。

第二段可分三层,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。

①  叙②议|(③④⑤⑥)叙⑦议|(⑧⑨)叙⑩议

第一层:正面介绍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两点表现。

第二层:拿“不少的人”跟白求恩作对比,从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必要性。

第三层:侧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感人之深,进一步支持了论点,发出号召,重申论点。


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?哪些话是侧面介绍?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?


“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……极端的热忱”是正面介绍;

“从前线回来的人……无不为之感动”是侧面介绍。


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,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,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,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。


2.说说课文哪些地方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?这样对比来写有什么作用?


文章如何运用对比论证的?

说说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。

对比论证的好处是,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,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,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,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。


第三段

“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……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”是记叙,其余是议论。

先叙后议。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,由此及彼联系两种“一班人”给以批评教育。


第四段

“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……我是很悲痛的”是记叙,其余是议论。

先叙后议。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,然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。


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